您的位置: 網站首頁 >> 技藝文章 >> 淺析超深冷處理的三種不同機製

淺析超深冷處理的三種不同機製

更新時間: 2023-04-20
浏覽人氣: 2032
  超深冷處理是一種將物質低溫處理到極低溫度的過程,常常被應用於製備高純度金屬、降低化學反應活性、延長生物組織保鮮期限等範圍。原理是將材料置於極低的溫度和壓力之下,並在恰當條件下控製升溫和降溫依序進行,從而獲得期望的材料特性。通常以液氮為代表,在零下196℃左右的溫度下工作。這樣的溫度將使材料中的位錯穩定,優化晶界運動,提高材料的抗疲勞、韌性和延展性。超深冷過程並不需要額外的壓力,但一些不同的方法可能包含壓縮元素,以在材料中創造長程有序的結構。在超深冷過程中,材料在加熱和冷卻中的溫度變化速率非常重要。由於大多數材料都具有不同的熱脹系數,當它們受到快速溫度變化時會产生應力並導致形變,因此必須要控製降溫的速率。

超深冷處理

 


 
  超深冷處理主要利用了三種不同機製:熱力學、動力學和物理化學機製。這些機製可以在特定條件下顯現出來並影響材料的性能。
 
  熱力學機製。會隨着溫度降低,物質的熵會逐漸降低。當溫度達到超深冷程度時,物質處於非常低的熵狀態。這降低了物質的化學反應活性,減少了晶界遷移結構上的缺陷,提高了材料的穩定性。
 
  動力學機製。在材料中存在大量的位錯和空位,在深度冷卻過程中,它們會從晶面上擴散至格點,導致材料變形、變硬。而超深冷處理可以減慢位錯、空位在材料中擴散的速度,從而促進了材料形變和回彈,並提高了其抗疲勞性。
 
  物理化學機製。超深冷下會發生很多物理化學反應,其中一個明顯例子是液態氣體在超深冷過程中逐漸液化、不斷釋放出極小的分子氣態氣體。這種反應在金屬加工中很常見,可用於表面硬化、改善電性能等。
無錫愛思科低溫科技有限公司